谚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在我国中原及北部大部分地区,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又称“亚岁”,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仅亚于过年的重大节气”,怪不得人们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将至,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张仲景大药房在12月20日、12月21日特选郑州及17地市共370家门店举行“寻味仲景,冬至养生局——过冬至,包饺子”活动。
那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为什么会有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故事还得从“医圣”张仲景说起。
张仲景是南阳人,著作有《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在书中提到:“进则救世,退则救民。”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治病施药,坐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张仲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张仲景距今已1800余年,他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中原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冬至吃饺子,为驱寒取暖,更是为表达不忘“医圣”张仲景舍“祛寒娇耳汤”之恩。
“驱寒娇耳汤”的故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医圣”张仲景“扶危济困,兼济苍生”的大爱精神。作为医圣张仲景的传承者,自2011年以来,张仲景大药房每年冬至都会举行“过冬至,包饺子”的活动,通过会员朋友们的积极参与,传递仲景关爱,弘扬仲景精神。
12月21日(冬至)上午九时,在张仲景大药房郑州心怡路门诊部门口,包饺子活动温暖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大量会员前来参与,不仅传承了张仲景济世为民的精神,让大家在严寒里感受到温暖,还进一步弘扬了中医药传统文化,传递了冬季养生的智慧。
活动现场分设多个互动展区,包括DIY文创区、调料展示区、试吃试饮区、中药展示区、调馅区、包饺子区等。在调馅区,张仲景大药房特别选用了具有温补作用的羊肉、黄芪、当归、生姜等养生食物和道地中药材,与大葱、花椒、八角等经典调料搭配,为会员们呈现了一款既能驱寒又有滋补功效的养生饺子馅料。
在寒冷的冬季里,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会员们通过逛展区了解中医药文化与养生知识,并聚集在一起现场动手参与调馅料、包饺子,感受这一传统节日的温馨与快乐。希望大家在享受包饺子乐趣的同时,感恩张仲景,纪念张仲景,并进一步关注到冬季养生的重要性。
此次包饺子活动是为了传承传统习俗,更是为了传递医圣张仲景“扶危济困、兼济苍生”的大爱精神。张仲景大药房旨在通过这次活动,传递健康养生的理念,帮助人们了解健康饮食和中药食材搭配,提升自身免疫力,防寒抗病,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季。今后,张仲景大药房将继续推出更多此类活动,与广大会员和市民一起传承经典,守护健康。
Copyright © 2002-2018 北京信息港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