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半年报里的“宝藏指标”:华大基因加大研发投入酝酿蝶变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进入了盘整周期。活下去,可能是当下多数机构的自然选择。

但有些企业却选择逆风布局。

在日前发布的半年报中,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31.61亿元,归母净利润6.06亿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17%。

为何在当前阶段加大研发投入?华大基因这份半年报透露了哪些信息?

坚持长期主义,重视研发成就行业龙头

近三年华大基因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7.5%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也稳定在20%左右。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立足技术先进、配置齐全和规模领先的多组学产出平台,覆盖本行业全产业链、全应用领域。源头创新是基因检测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华大从诞生之初就将科研创新放在极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技术创新是华大基因走到今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所谓功不唐捐,今年上半年,华大基因各项业务在科研与技术上相继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财报显示,在生育健康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了无创产前镰刀型细胞贫血病基因检测技术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POCT检测试剂盒,优化升级安孕可单基因遗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等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已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是国内率先获批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

在肿瘤防控业务方面,上半年,华大基因在已有的预、筛、诊、监产品闭环体系基础上,新推出华妍安®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等产品,并对华雪安TM白血病基因检测进行升级迭代、实现DNA+RNA联检,推进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检测在部分地区核心医院实现临床覆盖。

在感染防控业务方面,公司持续优化核心产品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此外,公司紧急研制出腺病毒41型核酸检测及PMseq病原联合筛查方案、猴痘检测试剂盒等产品,有效助力全球公共卫生的防控。

在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方面,公司基于国产单细胞自主平台服务模式,主推DNBeLabC4 RNA-Seq单细胞产品,推出多种应用场景服务模式,可结合多组学技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并推出空间转录组和单细胞联合分析方案,实现更加精细化单细胞研究。同时,公司对体外基因组拼接技术的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体外合成长度超过500kb。

这些业务取得进展,侧面说明,技术创新已经从华大基因的战略延伸成为华大基因的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参与发表1723篇文章(其中SCI 1578篇,CNNS 142篇),累计影响因子为13647.492。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已获授权专利共计566项,其中发明专利489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

核心业务优势延伸,反哺新业务矩阵

不同周期下,华大基因可能面临不同挑战,当前不少企业强调“囤粮”,但“囤粮”实际上并不是不顾一切地压缩开支,而应当是一种取舍,即在经营相对安全的同时达到战略目标。

截至二季度末,从华大基因各项数据来看,在经营层面,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而当前,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却可能带来更大的价值,如何取舍也便有了答案。

华大基因正处于技术积累加速成果转化的关键周期,不少成果正在加快落地。比如安馨可®新生儿及儿童遗传病基因检测(专业版)已完成升级,检测范围从原来159基因156疾病亚型增加至246基因254疾病亚型;全面覆盖常规串联质谱检测的48种遗传代谢病。华常康®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依托国产自主可控的自动化样本处理平台实现了样本分杯、提取及DNA前处理流程自动化,大规模提升了检测通量,可为普惠民生大健康场景下的肿瘤防控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华常康®便隐血检测,升级发布了百元级无创肝癌基因检测产品华甘宁®,进一步丰富肿瘤防控产品管线。

当成果转化加快,正是需要进一步融合数据、加强研发、巩固优势的阶段,一旦形成整体的协同效应,可以助推华大基因形成综合性解决方案,进一步形成良性生态。

目前,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丰富的临床转化能力及高性能的自主平台,华大基因建立了以高通量测序平台、高分辨质谱平台为基础,传统检验平台为辅助,生命大数据为核心的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

在疫情期间,华大基因推出了“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落地“火眼”实验室的地区输出检测技术和设备,并为当地实验室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服务,“火眼”实验室在全球各地批量建成并高效助力各国疫情防控工作。

在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积累,又会进一步反哺技术创新。华大基因在生物样本和表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测序、质谱、PCR等多维度技术对生物样本进行多组学的数据化,利用智能化技术、数据挖掘系统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和分析,提高医疗健康行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终结以及复发全过程的全面认知。精准医学检测整合了前沿科学技术与传统医学方法,为健康中国实现提供了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学综合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研发实力助推华大基因形成综合性解决方案,在落地应用后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形成数据积累后,助推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与进步,通过这种协同效应,最终实现了良性运转。

在这个闭环中,科研人才是根本,是推动落地应用、技术创新的核心,因此,在保证稳健经营的情况下加大科研投入,是一条必由之路,也是最合理的选择。

后疫情时代,开启新的增长通道

当前,基因组学产业正处于需求爆发的新阶段。

在市场端,随着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多组学技术高速发展,临床诊断、药物、个体化治疗、农业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各界对多组学应用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领域基于多组学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未来全球以基因组学为核心的精准医疗乃至生命科学技术应用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预测,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1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期间复合增速保持在18%。

在政策端,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中国对于生物技术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基因与生物技术”作为七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领域之一,“生物技术”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因技术”列为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明确要打好生命健康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并提倡增加经费、组建国家实验室等一系列组合拳来鼓励和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值此科技大潮涌起的时刻,除了当前已经取得突破的生育健康业务、肿瘤防控业务、感染防控业务以及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华大基因在海外的相关布局,也在打开全新的增长通道。

截至2022上半年,公司已有多款重磅产品取得欧盟CE、印度、泰国、沙特阿拉伯等海外国家资质准入,为海外业务的长期本地化发展与合作奠定基础。目前已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IVD工厂,并正在筹建沙特IVD工厂,确保上游核心环节供给,形成地域性业务辐射。

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华大基因依然选择加大研发投入的源动力是坚持技术创新的底层逻辑,是聚焦成果转化、协同效应、构建技术壁垒的目标,也是为了未来打开新局面的选择。短期或许会出现波动,未来的发展或许依然需要时间检验,但华大基因无疑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Copyright © 2002-2018 北京信息港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